「臺灣無望」不應是日媒基調 by小笠原欣幸

· 好文推薦

今年 3月,《日本經濟新聞》的系列報導「臺灣:尚未為人知曉的真實面貌」引起了臺灣的總統府、國防與外交當局的反彈。本文將分析其中的問題為何。

今年的 2月28日起,《日本經濟新聞》連續 4日刊登特輯「臺灣:尚未為人知曉的真實面貌」,在臺灣掀起了一陣強烈反彈。特別是針對臺灣的軍隊進行採訪的第1回,成為問題焦點。面對如此大量的抗議聲浪,日本經濟新聞社於3月7日的報紙上刊登了一篇「公開聲明」,表示「非常遺憾引起騷動,今後將致力於公正報導。」該文實際上被視為道歉聲明。

日本人容易落入的陷阱

作為長期研究臺灣政治的學者,對於《日本經濟新聞》此次的臺灣特輯,留下了某種印象——關心臺灣的日本人掉進了原本就容易落入的陷阱。可以分為以下三種傾向:①傾向於僅聽取特定人士的意見,以偏概全地認為「全臺灣皆然」;②傾向於以「本省人與外省人」的身份屬性來詮釋臺灣所面臨的問題;③傾向於輕視臺灣,認為「臺灣本來就無望」。本文希望能以研究者的視角來闡明這些問題。

broken image

《日本經濟新聞》的特輯「臺灣:尚未為人知曉的真實面貌》第 1回

第1回的特輯裡,日經記者採訪了臺灣軍隊(更加精確地說,應該是中華民國國軍)的相關人士,並在報導裡以匿名的方式刊載其發言內容,其中提到:「大約有九成的軍官退伍後會前往中國,提供軍事情報以換取金錢,腐敗淪為常態,」更指出:「在臺灣有事之際,如此軍隊根本無法對抗中國。」而該文的結論是「蔡英文總統無法掌控軍隊。」

文章前後的脈絡顯示出,臺灣軍方高層由戰後來自中國的外省人所主導,並暗示由於身為外省人,因此有可能成為協助中國的間諜。文章的標題「即便如此,仍然喜歡中國」更是加深了這種印象。

來自臺灣的情緒反彈

這篇特輯文章很快在臺灣受到廣泛報導,並引起了臺灣國防部(相當於日本的防衛省)與退役軍人組織的強烈反彈。其原因在於,臺灣軍方與退役軍人認為《日本經濟新聞》「無端指責九成的退役軍隊幹部都是中國間諜,污衊臺灣軍隊」。

策劃該特輯的 是要提供一個多元看待臺灣的視角,這一點值得肯定。在國外媒體裡存在著某種論調認為「全臺灣都反中」,但實際上臺灣存在「反中」,同時亦有「親中」與「中間派」等不同立場的人。此外,我們也必須密切注意中國對於臺灣的滲透工作。從國共內戰時期開始,中華民國國軍便遭受中共滲透工作的威脅,已有一段很長的歷史。假若中國侵略臺灣,軍隊如何應對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因此可以充分理解到,該特輯的意圖在於探討其中的潛在問題。然而,在採訪時聽到的說法——「九成軍隊幹部會成為間諜」——並未獲得證實,該特輯便刊登報導,這一點引發了軒然大波,導致提出問題探討的意義也隨之煙消雲散。

根據筆者在臺灣的採訪經驗,常會遇到受訪者在強調自己的說法時誇大數字。記者的工作便是透過綿密仔細的採訪來逼近真相。簡單思考一下便可得知,若退役軍官當中真有「九成」淪為中國間諜,臺灣早已萬劫不復。若「蔡英文總統無法掌控軍隊」一事屬實,面對習近平的強大壓力之下,不可能仍舊維持政權長達七年之久。若稍加思考,應該就會察覺「事有蹊蹺」。

然而,在不熟悉臺灣情況的日本讀者裡,有人可能在閱讀那篇文章後,心中覺得「原來如此」,並表示理解認同。自此,他們可能會產生思考跳躍,認為「日本不應該全力支持臺灣」。那篇文章最終完全陷入了中國長久以來進行的大外宣資訊戰——意圖貶低臺灣。更糟糕的是,由於該文由《日本經濟新聞》所發表,有些人對於中國發佈的新聞報導心存警戒,但若是《日本經濟新聞》,則認為可以放心信任。

那麼,實際情況又是如何?事實上,臺灣軍隊中確實存在某些軍人成為中國的間諜,向中國提供軍事情報而遭到逮捕。其中既有外省人也有本省人,而退役軍官裡也有不少人與中國有所往來。然而,與中國有所往來與成為間諜(泄露機密情報),二者之間存在著巨大差距。

筆者於4月時造訪臺灣,針對那篇文章與臺灣的國防相關人士、專家和記者交換意見。關於間諜的人數,目前僅能推測,但大家都感覺到「存在一定數量」。「九成」的說法超乎常理,不值一談,其中有人提到「一成」可能更接近實際情況。更多人則認為部分退役將領的親中言行沒有太大的影響力,但「仍應提高警戒」。

遭到美日指出中國間諜滲透臺灣軍隊內部一事,對於軍方而言,關係到軍方顏面,是非常敏感的問題。這次的報導讓軍方有種被踩到痛處的感覺。正因如此,更需要嚴謹確實的採訪,以免遭人見縫插針,無端生事。

臺灣社會存在著多元的意見,每種意見都有一定的根據。日本記者在現地進行採訪時所聽到的每個談話都是事實。不過,在訪談之際必須常常意識到那些談話分佈於臺灣輿論的哪個位置。為了做到這一點,必須事先理解臺灣的歷史脈絡。如果缺乏這種理解,便可能在談論臺灣時落入既有的思考框架,也有可能在日本放大那些極度偏頗的觀點。僅僅聽信臺灣的日本通或是通曉日語人士,可能會導致誤判情勢。希望也能多參考研究論文,讓採訪成果更加客觀。

本省人與外省人

部分日本評論家喜歡使用「本省人與外省人」這種刻板印象式的分類,來描繪臺灣的狀況。在以往文獻裡,經常描繪「本省人與外省人的對立」,當作臺灣社會的特徵。1990年代的臺灣正是如此,而

1994年的臺北市長選舉,也正是一場引爆省籍情結的選舉。

「外省人=支持中國統一」與「本省人=支持臺灣獨立」的分類方式,對日本人來說很容易理解。然而,已經過30年的變遷,臺灣社會正在緩慢但確實地轉變之中。臺灣的民主化不僅止於選舉權,更拓展至重視少數者的權利,朝向包含「族群融和」價值的多元文化主義方向推進。

即便是「外省人」,目前已經推移至第二代與第三代的階段。在1945年至1949年間移居至臺灣的外省人,以當時滿16歲以上的人來說,現在幾乎都已年逾九旬,早已從社會活躍的第一線退下。外省第二代在臺灣出生長大,走過民主化之路。

外省第二代的身份認同非常複雜,正如《日本經濟新聞》的報導所提及,有些人對於中國大陸懷抱故鄉之情,但同時亦有人實際前往中國祭祖、探訪親戚之後,親身感受到兩岸差異,因此不支持統一。而隨著外省第三代的出現,甚至有人參與過「太陽花學運」。

相反地,本省人的年輕人裡面,也有不少人對中國抱有憧憬,盤算著如何在中國尚在成長的經濟活動中獲利。總而言之,以「本省人與外省人」的結構來描述當前的臺灣,已是一種過時的看法。

從民意調查的數據可以得知,越年輕世代對於統一的支持越低,而臺灣身份認同則是逐漸增長。這種情況在軍隊裡亦是如此。軍隊士兵的年齡未滿40歲,在臺灣自由民主的價值觀中成長。雖然臺灣軍隊必須時時刻刻地警戒來自中國的滲透,但受到中國策反而叛變,這樣的推論可說是脫離現實。

省籍問題當然並未完全消失。現今臺灣仍有人以「本省人與外省人」的觀點大發議論。這種陰影仍然強烈籠罩著包含軍隊在內的臺灣社會結構。另一方面,也有人努力修復因省籍而產生的社會裂痕,這樣的人佔大多數。我們應該留意,外國人以自以為是的態度強調「本省人與外省人」,有可能引發臺灣人內心的反感。

先入為主地認為「臺灣無望」

特輯的概念在於傳達「臺灣尚未為人知曉的面貌」,但最終看起來似乎基調仍先入為主地認為「臺灣無望」。這並不稀奇。自1950年代以來,日本的知識分子和評論家便如同傳誦天啟神諭般,持續不斷地宣示「中國統一臺灣是歷史趨勢」。筆者認為,在這背後存在著對於臺灣的輕視。這種輕視受到部分日本讀者的歡迎,但其中也存在著陷阱。

1980年代,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使得中國的國力增強而備受矚目,許多知名評論家與學者比以往提出更多「統一臺灣只是時間問題」的說法。在未經驗證的情況下,日本大眾便接受了這樣的認知。有些人只關心中國的規模和勢力,而對於臺灣與中國之間關係的複雜性,卻是不屑一顧。其後,對於中國的警戒感擴大增強,日本社會看待臺灣的方式亦產生了巨大轉變。然而,仍舊有人以「臺灣無望」的邏輯大發議論。

足以自圓其說的材料,在臺灣的確俯拾即是,因此很容易便能找到受訪者,提供採訪者想聽的說法。即便是「臺灣無望」的說法,也很輕易就能完成採訪。但若想描繪出難以察覺的一面,細緻的採訪工作不可或缺。

日本的讀者在這方面也存在某種問題。無論對於臺灣社會,抑或臺灣與中國的關係,比起複雜的論述,簡化過後的對立結構,更容易讓人產生自以為是的理解。一知半解更加容易傳播擴散。

在談論臺灣有事之際,在缺乏理解臺灣的基礎上所進行的討論,再多也無益。正因如此,日本媒體的角色變得相當重要。研究者期待媒體的臺灣相關報導,能基於「複雜的歷史」前提下,深入挖掘現實。

小笠原欣幸【作者簡介】

東京外國語大學名譽教授。前東京外國語大學大學院綜合國際學研究院教授。一橋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社會學博士)。曾任東京外國語大學專任講師,副教授及教授。1999年4月~2000年3月任臺灣國立政治大學中山研究所客座研究員。主要著書有《臺灣總統選舉》(晃洋書房,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