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一個由《經濟學人》和Slate合作的節目,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Future,每一集都會透過歷史的眼光,來重新看待一個世界上正在發生的最新趨勢。面對快速變遷的世界,我們很容易感覺迷惘,找不到立足點,如果能夠回看歷史中類似的事件,我們就可以劃出軌跡,以簡馭繁,從容不迫地面對今日的世界。
有一集的主題是A Little Less Conversation,從2016年臉書創辦人祖克伯一場演講出發,他說:「我們相信,網路的連結將可以團結人類,並且讓每個人的聲音被聽見。」他強烈地主張所有想法和文化的自由流動,並將之視為人類問題的解方。
祖克伯的這番宣示,聽起來不免過度樂觀,因為到了2018年的今天,我們發覺,能夠自由流動的不只是想法和文化,也有謠言和仇恨。光是連結本身,並不會帶來世界和平,甚至,因為接觸的可能性,帶來更頻繁的衝突與誤解。
回顧過去歷史中,人們也曾經一次又一次地對科技寄予厚望,天真地認為,科技進展可以解決一切,當飛機發明時,人們宣稱:現在,我們可以去世界各地旅行,我們就會發現,我們都是一樣的人,就不會再跟彼此發動戰爭了。當電報、電話、收音機、和電視發明時,人們也都一度以為世界和平就要到來,然而,也很快地發現,科技本身是中立的,它可以用來維護和平,也可以用來發動戰爭,它可以創造自由開放的繁榮文明,也可以幫獨裁者更有效地控制人民。
因此,我們要回到人類發明這些工具背後的渴望,我們到底渴望什麼?我們渴望減少衝突,增加和平繁榮,我們渴望資訊同步,讓彼此的心沒有距離。我們不斷地回到這個初衷,讓科技為我們服務,而不是去濫用科技、自尋煩惱。
另外有一集的主題是From Zero to Selfie,探討的是「影像」的真實性和影響力。
1969年,人類學者Ted Carpenter,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原始部落中,用拍立得幫族人們拍了肖像。他想要知道,一個從來沒有照過鏡子的人,初次看到「自我形象」的翻拍,會有什麼反應?一開始,這些族人們不太能夠連結照片的意義,但過了兩、三週,他們熟悉了,每當這些外來者要拍照時,他們知道要怎麼裝扮自己,怎麼擺pose,怎麼呈現自己,他們甚至會隨身攜帶這張照片,貼在額頭上,簡直就像我們現在的臉書大頭照。照片中的形象,成了一個具有代表性的自己。
相片發明的最初,是為了記錄真實,然而,「影像」捕捉的只是當下的某一個角度,絕不是完整的。我們需要不斷提醒自己,除了某個單一的角度,還有無數的其他角度,也同樣真實。
自從圖片和影音數位化,修改圖片和影音檔的編輯軟體也開始普及,曾經,我們認為照片、錄音就是真相,都不再可靠。
2004年美國總統大選時,網路上流傳著一張候選人John Kerry和Jane Fonda在反越戰遊行中的合照,後來雖然被指出那是造假的,但傷害已經造成。於是,人們漸漸學會,看到一張照片時,先問:是不是PS過的?
現在,又已經出現影片的造假軟體 DeepFake (深偽),雖然品質還不是很好,但那只是時間問題,有一天,必定會有造假的美國總統演說影片,迅速被傳開來,製造混亂,屆時,我們也將學會去問:這是真的嗎?還是DeepFake製造出來的?進而開始對所有的影片都產生懷疑,因此,Chesney及Citron兩位學者甚至提出「說謊者紅利」(liar’s dividend)一說,當公眾越知道DeepFake的存在,說謊者反而就越能夠因為人們懷疑「真相」而獲益。因為,人們連真實的影片都不相信了。幸好透過「反偵察」,「照騙」已經可以還原。
這讓我們不得不去思考「真實」的本質是什麼?當沒有我們共同接受的「事實」,我們要如何與彼此達成共識?就像現在的世界上,因為對數據以及氣候現象的解讀不同,有人相信、也有人不相信地球暖化,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攜手合作、面對問題,需要知識升級。
還有一集的主題是, The Box That AI Lives In,十八世紀,匈牙利人Wolfgang von Kempelen曾經設計了一個會下西洋棋的機械土耳其人( The Mechanical Turk),他深色的皮膚,異國的造型,幾可亂真,等待對手下棋時,他的右手會不耐煩地敲桌子,眼珠子還會動呢!這個機器人聲名大噪,不只到歐美多國巡迴,還曾打敗過拿破崙、和富蘭克林。多年後,這個機器人的祕密被揭曉,原來,裡面藏了會下棋的真人!
在21世紀的今天,科技公司Amazon也有一個外包任務的平台,取名為亞馬遜的機械土耳其人(Amazon Mechanical Turk)。在這個平台上,你可以提供需要完成的任務(發包者),也可以把任務接下來(承包者),這些任務通常都是電腦還做不到、只有人類可以做的瑣碎、重複、無聊的事情,比如說,把掃描出來的手寫稿件,打成文字檔,修改或微調圖片檔,影片檔…等等。現在,很多公司發包出來的工作,是這些公司宣稱由AI負責的,但事實上,AI技術還沒有辦法做到,結果,背後還是人類智慧處理,就很像18世紀的那個會下棋的機器人,那也就是為什麼這個平台會以此為名。
看了這則消息,我不禁思考,有多少市面上所謂的AI公司,實際上是人類智慧公司呢?說到底,AI也是人類智慧訓練的,AI的程式也是人類智慧寫的。不過,電腦最厲害的就是運算能力,人類去跟電腦比這個,是沒有意義的,運算的工作讓機器代勞,也並不是問題,我們要問的是,我們要如何使用這麼強大的運算能力?運算能力本身,並不會讓人幸福,也不會帶來意義。
1997 年,當時蟬連12年的世界西洋棋冠軍Garry kasparov(加里·卡斯帕洛夫),被IBM 深藍電腦打敗,20年後,作為「被機器打敗」的親身經歷者,卡斯帕洛夫對於「人類工作被機器取代」這個議題發表了深刻而樂觀的見解。
他在演講中說到,現在的人類,如果想在下棋方面贏過電腦,就好像19世紀的John Henry赤手跟蒸氣引擎驅動的鑿岩機比賽那樣,現在的藍領勞工,不會想要跟機器比力氣,就像未來的白領工作者,也不需要跟電腦比運算能力、記憶力、資料庫大小,人類要努力的是去發明更好的介面,讓人跟機器、電腦、網路,能夠更無間地合作。
人與機器下棋時運用的能力是很相似的,結合了記憶、評估和計算,雖然一個大師運用經驗找到最關鍵的因素,但機器則能夠從正反兩方面橫掃所有落子的可能性, 並逐漸深入。勞動力從人類本身轉移到人類的發明之物上,這不亞於一種文明史變遷。這與幾百年來提升人類生活水平,改善人權息息相關。
Don't fear intelligent machines. Work with them | Garry Kasparov
人工智慧將會取代一部分人的工作,這個趨勢無法逆轉,注意不要放在我被取代了,而是放在如何藉由人工智慧活出更富有創造性和愉悅的精神生活,很可能人工智慧會讓我們更加貼近人類本質。早期電鍋、近期機器人吸塵器,都省了我們很多的時間,當腦力、精力、和時間,都被節省下來,不用再去做那些機器人或電腦可以做的零碎、重複、無聊的勞力和腦力活,這時候,我們不必怕力氣、記憶力、腦力不如機器人,而是透過機器人、Wi-Fi、5G,活得更像一個人,並且去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