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此世你的移動,帶來些微改變。你留下了印記,儘管少少;而生命、旅行,也留給你一些印記,作為回報。大部分時候,這些印記是美麗的,或在你身或在你心上,然而,更多時候,是痛。」這是偶像名廚安東尼.波登曾經寫的一段話。
喬治歐威爾的《巴黎倫敦落拓記》是他寫《廚房機密檔案》的主要靈感,當他在讀《巴黎倫敦落拓記》時,他很驚訝地發現,歐威爾1920、30年代在餐廳工作的經驗,竟然跟1989、90年代他在餐廳工作的經驗,相似度如此之高,在廚房裡工作的都是些什麼樣的人?很多是移民,是難民,是家中只供得起老大讀大學的老二,當時,他寫這些文章,只是希望在紐約某個角落的某位廚師讀了,會感覺自己不是那麼孤單。
他雖然以食物為媒介,但他關心的永遠是人,每次他去一個地方之前,一定會先大量閱讀當地的政治、歷史、文化,因此,他的美食旅遊節目,獨樹一格,他自己形容,每一集,就像一篇關於那個地方的散文。他問的問題永遠是最簡單的:你們吃什麼?什麼樣的食物讓你們開心?酒足飯飽後,人們自然而然會開始分享內心最真實的感受。
他說:「食物本身就很政治」,在跟紐約客雜誌的David Remnick最後一次訪談中,他回憶起在開羅拍攝的經驗,那時候阿拉伯之春尚未到來,部分的隨行地陪,是來監視他們的政府人員,當時,他們想要拍攝開羅街頭最平凡的食物Ful,基本上就是一碗稀稀的豆泥,用麵包沾著吃。但隨行地陪立刻阻止他們說,不行,這沒什麼好拍的!如果你們要拍,我們就撤銷你們的拍攝許可,請你們出境!埃及政府當時擔心的,並不是別的國家的人看了會怎麼想,他們擔心的是,埃及人民看到這個節目會怎麼想,因為,這個節目是有在埃及播放的。
「誰、吃什麼」的政治本質,超乎我們的想像。他在兩年前接受Food& Wine訪談時甚至說:沒有比食物本身更政治了。誰吃?誰沒得吃?人們為什麼做這道料理?…吃什麼會讓你開心?你想要你的小孩10年後吃到什麼?在貝魯特、伊朗、越南、底特律,答案有趣又複雜。
安東尼.波登在成名之前,曾經毒品上癮,沒有錢付房租還卡債,從來都沒有繳稅,處在一個以債養債的惡性循環中。44歲那年,他的母親(在紐約時報做編輯),把他的文章放在一個黃色信封袋中,拿去紐約客雜誌,請他們看看,沒想到,他們不但決定選用,還決定幫他連載,這一系列的文章,讓他一炮而紅,後來集結成暢銷書「《安東尼波登之廚房機密檔案》(Kitchen Confidential: Adventures in the Culinary Underbe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