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台灣多年的英國人班高仁(Ben Goren)在英文版《台北時報》投書「比壞蛋更糟的事」(Much worse than a few bad eggs),一針見血地點出:
一個把美食當成文化核心並行銷國際的國家,應該要建立起一套維持高衛生標準的架構,並投資足夠的基礎建設和人力,來嚴格落實,但他發現,政治人物樂於抵制有爭議的外國食品進口(例如牛肉、豬肉),用排外情結增加他們的政治資本,卻對於國內明顯的類似問題,刻意回避淡化,怠惰被動。
以最近爆發的《芬普尼雞蛋汙染事件》為例,這個問題其實早就存在了,若不是因為歐洲爆發相關案件,政府單位根本不會對此進行檢驗。對於類似案件,最後通常都會歸咎給少數農人缺乏用藥知識,政府只要加強訓練即可,而不願去正視這是「把利潤擺在基本食品標準和勞動安全之上」的體制性文化。
如果說,在食材生產過程中鬆散的管制標準和執法不力,是台灣的一個「骯髒秘密(dirty secret)」,那麼,食物烹煮和盛裝過程中不衛生的環境和製作方法,則是台灣的另一個「骯髒秘密」。
世大運期間,台北網球中心22名工作人員,就因為吃了從麵館訂購的餐盒後,發生集體腹瀉事件。台北市衛生局前往餐廳調查後,發現了食材放置地面、垃圾桶未加蓋、工作人員未戴工作帽、以及用餐區的電風扇不乾淨等缺失。
從捐贈給殯儀館的過期便當被轉賣給小學,大型餐館的廚餘被拿去重複利用造成食物中毒,到使用標示違法或過期的產品,台灣似乎不願意承認「有毒的食物文化」普遍存在,也不願意從制度面來處理。(“Taiwan has a toxic food culture it appears unwilling to regard as endemic or to systematically address.”)
對於一個島國來說,理論上應該要高度理解食物生產方式需符合環保永續的原則,然而,每天,在台灣,數十萬外食者都在使用一次性的便當盒、塑膠袋以及漂白免洗筷。這些垃圾,最後都會進入他們的生活環境中,或是海洋裡。雖然明年開始塑膠袋使用的新政策將會上路,但這些步伐都太小家子氣,且緩不濟急。
是啊,這次世大運有好多關於外國球員享用台灣美食的報導,我看到夜市的衛生標準,還有珍珠奶茶和鹽酥雞的包裝,我一點也驕傲不起來,甚至覺得,手搖杯,吸管、塑膠袋,防油紙袋,紙盒,竹籤,免洗筷,這些悖離環保的方便物件,才是台灣文化的代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