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女上北一女,暑假作業之一是讀書心得,我問她從學校開的書單中,選了哪一本來做心得報告,她說她還沒確定,不過已經跟圖書館預約五本要讀的~皮翠拉.瑞沃莉「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呂世浩「秦始皇 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張愛玲「傾城之戀」,邁克‧桑德爾「正義:一場思辨之旅」,高爾「不願面對的真相」。
學校開的書單分成文學、哲學、史地、科普、社會科學五大類,規定要從每類中各選一本來讀,她做出以上選擇,主要考量是,開學後要做線上測驗,她選的當然都是已經在測驗題庫中的書。
30本的書單中,有11本不是線上測驗的既有書目,比如,房慧真的「像我這樣一個記者」,林立青「做工的人」,吳明益的「複眼人」,吳爾芙的「我的房間」…,因為讀了不會考,她當然就先不考慮。
「不會考,就不用讀」,控制了我們篩選什麼書來讀,我們讓考試來決定我們要接觸什麼樣的知識,也讓考試決定了我們要如何分配我們的時間和能量。考試變成一種晉身工具,只要幫我達到目的(升學,考公職,拿學位)就好了。於是,思考並不是主動發現問題,並不是檢視遊戲規則,思考只是揣摩上意、迎合主上或決策者的路線,思考不是生命本身,不是獨立自主的生命態度。
這些年,我在生活中不斷看見自己思考的扁平和單一,這不得不「歸功」於升學考試的訓練,我總是在尋找老闆或師長要的答案,我以為,只要給出標準答案就會得分了,過關了,我才不管這個答案是不是我自己親身體會或獨立思考來的,我不在乎答案跟我的生命有什麼連結,跟別人的生命有什麼連結。這不但造成思考的懶惰,也讓人變得無感。
在台灣,我們從小到大都在應付考試,於是,我們會以為問題是在位者給的,不是自己發現的;問題,不是為了解決真正存在的問題,只是為了證明自己很會回答問題;如果你提出真正的問題(比如說挑戰現有體制的不公不義),你會變成問題人物,你可能被邊緣化,甚至被消失。
因為,這裡的文化不是要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