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電話給《少年之家》的專責社工員,溝通學員情緒低落事宜。她說:學員昨天和今天都有找她聊天。雖然沒有談大問題(留級及結案焦慮),但有要求協助一些生活問題。
少家是一個因應社會問題而存在的機構,但如果從業人員缺少體制霸凌的戒心及教育覺醒,青少年保育和社會工作是很難見效的。體制面的問題仍待釐清及解決:
學員從國小三年級就跟不上學科進度了,國小畢業後又因為9年義務教育,被強迫在國中就讀資源班3年。由於體制內無法給予良好的學習環境,得過且過又3年。這樣長期在校內的學習挫折,讓青春期的她反抗心理越來越強,覺得整個社會對她實在缺少溫暖與友善,只好尋求體制外的安慰。爸爸早已離家不管事,媽媽離鄉背井有一堆的適應問題,又要承擔全家生計,對台灣社會了解有限,對女兒的困難無暇因應,只會叨絮,怪女兒不懂事、不學好。學員覺得在家、在校都得不到理解,壓力太大,最後走上了離家離校之途。
像她這樣,爸爸是原住民或弱勢族群,媽媽是來自印尼的新住民,從小就沒人陪讀書做功課,讀書習慣及能力的養成機會真的差很多。我們常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什麼是起跑線?偏偏父母的態度就是孩子的起跑線。考試常常就只是被動的記幾題複習題,考不及格就是罰抄寫標準答案或演算過程,學習成就或讀書趣味實在是距離好遙遠的事。每次陪學員做數學,她連題目都無法理解,要如何解題?對她來說帶100元,買雞塊45元、薯條25元,還剩幾元?這種問題是不存在的,上麥當勞她只看100元夠買哪一種套餐就可以了,不是嗎?在收銀機及計算機充斥的社會,學會心算的動機在哪裡?有朝一日要考駕照了,題目看得懂嗎?
想想我們的孩子,學習過程是如何的幸運?有祖父母、父母兩輩的寵愛,從牙牙學語,一直是不缺學習陪伴的。除了學校課業,還有各類才藝班、寒暑假營隊、國內外郊遊、自助旅行、國外遊學及留學機會,甚至35歲還由父母提供經濟援助的也不少。
但這些新移民和台灣弱勢住民所誕生的孩子,就沒這麼幸運了!從小爸爸媽媽為了生計,沒時間也沒能力陪他們讀書寫功課。從入學的那一刻起,她一直輸在起跑點上。學校對她的父母而言,似乎是個最廉價的托育場所,義務教育也無從選擇。孩子在校的適應不良,學習困難都不是父母有能力了解、溝通克服或抗議爭取的權益。對這些孩子而言,他們在學校是被體制保護教育或是被體制凌虐霸凌? 由誰定義?承受傷痛的是弱小的他們耶!
對一個跟不上學科學習進度的孩子,在課堂上要保持專注或沉默40分鐘有多難? 一天最少4~6堂的自習和學科時間,日月相繼,終不免要敲敲桌板、畫畫桌面,說說悄悄話、摺個紙飛機、傳個字條,打打瞌睡、發呆、搗個小蛋和睡睡覺的吧!現在好老師幾乎都不體罰了,但言語暴力或表情歧視還相當普遍,對有愛心的老師,日以繼夜的補救教學問題,仍不是個別老師所能解決得了的。 我也同時拜訪了老三國小的班導師,她是一個很有愛心又盡責的老師。我15:50前往時,學生都放學了,她在等一個要代表台語演講比賽的學生來練習;然後將進行班級補救教學到17:30。這麼盡心的老師,可以犧牲自己的時間來幫助幾個弱勢的學生,但我們的教育制度所設計出來的優勝劣敗法則如此僵固,缺少彈性和救濟機制,這實在是亟需時時對話、檢討及改進的教育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