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網路訪談影片認識了林迪·韋斯特(Lindy West)這位大尺碼的女性主義者,雖然現在的她說話率直敢言,風趣幽默,但從前的她可不是這樣。她從小就覺得自己很胖,不想被人家看見,所以,不論做什麼都畏畏縮縮,甚至因為不敢舉手告訴老師她需要上洗手間,而尿在褲子裡。成年後,雖然工作上還算順利,但是,她總是無法替自己爭取任何事情,也不太敢表達意見,因為這個社會的美感標準、肥胖歧視,都讓她認為自己是有缺陷的,甚至,當交往兩年的男友告訴她,「帶妳去見我朋友,我會很難堪。」她都吞忍了下來,後來,她以「普通朋友」身分,去跟男友的朋友們見面,幾個無聊的大男生在那邊玩著桌上足球,27歲的她,突然清醒過來,對自己說:什麼!我投注了那麼多時間、金錢、淚水,想要減肥,只為了得到這些無聊男子的認同嗎?
她開始上網搜尋,找到一些大尺碼者的互助社團,對她來說,光是看到胖胖的人穿著衣服開心微笑的照片,就很震撼了!「什麼!肥胖的人也可以有這樣亮麗的人生嗎?那我也要!」她終於看見,肥胖者的照片也可以很美麗,而不只是減肥廣告中的使用前對照圖。從此,她停止去「修理」自己根本沒有「壞掉」的身材。
在訪談中,她談到,成長過程中最困難的就是,她的生活周遭、大眾媒體中,根本沒有正向的角色典範。在美國社會中,肥胖,被貼上了太多道德低下的標籤:懶惰,暴飲暴食,智力低下…,好像肥胖就代表人生是失敗的,是因為不夠努力,所以,很多人可以大辣辣表現出對肥胖者的歧視,而且完全不認為那是歧視。
其實,每個人肥胖的成因不同,有遺傳性的,也有地區性、社經地位、種族、個人創傷史...等等形成因素,與瘦骨嶙峋一樣,我們不應該假設自己知道對方為什麼胖為什麼瘦骨如柴,即使知道了,又怎麼能夠把肥胖當成笑柄、而無視對方的感受呢?她認為,如果換成是其她的肢體殘障或是種族身分,大家就會比較有敏感度。
總之,她後來就變成了一個敢言的女性主義者,在網路上寫很多文章,但也因此,遭到很多的網路霸凌,大部分人跟她說,不理睬那些留言就好了,不值一晒,但她覺得,她無法假裝自己沒有情緒,完全不被影響。有一次,一個經常惡意留言給她的人,在她父親死後,拿她父親的照片開玩笑,她覺得她不能不回應,所以,在網站上寫了一篇文章回應,第二天,這個留言者居然寫了email給她說:「我就是那個人,你的開心凸顯了我對我自己的不開心,我很抱歉,這是我做過最過分的事情,我不知道我怎麼了,但我讀到妳的文章,我才突然意識到妳是一個人,而且也沒有對我做過任何事,但我卻故意要傷害妳。」她回信給對方,而且,一年之後,還邀請對方進行了一次電話訪談,正如預期的,對方不喜歡自己的身體,很孤單,剛分手,厭惡自己的工作,就是一個很不開心的男子,對方也特別指出,只所以把她當成攻擊的對象,就是因為她接受自己的身體,看起來很開心,而且,完全不按照社會允許女人應該說話的方式說話,這一切都對這位男性造成威脅。
這件事情讓她看見,這位男性只是普通人,有母親有姊妹有伴侶,也並不特別壞,但卻會選擇透過攻擊別人的方式來渲洩自己的沮喪,這代表了這個社會的厭女心態,是如此根深蒂固,習以為常。
大漢男性沙文的厭女情結源遠流長,「夏亡以妺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紅顏禍水背後的思維就是,女性只能是工具,既然是工具,妳的評價就只能取決於妳的用處。一樣都是魅力萬千的女性,如果是讓男人不務正業無心社稷而失去國家的,就是淫蕩,但如果像西施這樣願意為國家犧牲,把自己當成禮物送給吳王夫差,幫助越王勾踐復仇,那就是典範!
一直到今天,這個心態還是沒改變多少。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川普的女兒伊萬卡被稱為是「女神」,尤其是在在科技和金融等行業工作的年輕中國女性,特別喜歡她,認為她形象良好,還有自己的事業,很獨立,是新時代的女性典範,但仔細看看,她扮演的角色,一直都是忠於父權的,為了緩和父親與中國的對立,她讓女兒學中文,在農曆新年時,把女兒說中文的影片po上網,這次川習會,更是讓女兒在習大大和彭麻麻面前,獻唱茉莉花,背誦三字經!這種伊萬卡式的女性「傳奇」,從來沒有脫離父權結構,恰恰相反,她之所以備受推崇正因為她稱職地扮演了權貴家庭好女兒好太太的角色啊。
聯想到最近在網路上有位媽媽,她在臉書上貼了一個小女兒哭哭啼啼跟她對話的影片,自豪她的管教方式是用說理的,讓小女兒了解「客人」和「家人」的不同,讓小女兒自己「選擇」要當「客人」還是「家人」。其實,任何人都看得出來,「妳要當家人還是客人?」並不是真的給小女孩選擇,恐嚇的成分比較多(口氣嚴厲:你不要讓媽媽生氣),而女孩大概也已經馴化、然後被「催熟」成很知道要怎麼回應才可以不會失去媽媽的愛,很會背誦標準答案了。
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從來都不是孩子可以選擇的,用這個不能選擇的東西要孩子回應媽媽的是非標準,強迫的成份恐怕多於循循善誘,我只能選擇當家人或客人嗎?我能不能先是一個人,一個喜歡自己的人,一個懂得活出自己最好的人?先把彼此都看成是完整的、自由的人,互相照見,不要給別人所不要,不要拿別人所不給,才是家人。反之,家,不就成了勞改所!我們的親子關係乃至兄弟姊妹,不也常常把干預當成關心,擔心牽掛別人不想要的擔心牽掛?
延伸閱讀:《家人,不需要證明》(溫朗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