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比Amichai Lau-Lavie那天提到他年輕時,辛妮歐康諾(Sinead O'Connor)的專輯「大地之母」,是讓他覺醒的一個重要聲音,整張專輯,彷彿一個革命文本,充滿政治意識,一首接著一首,探討愛爾蘭歷史,探討父權社會的厭女情結,探討基督教天主教在愛爾蘭社會造成的壓迫…,他發現,類似的問題,在猶太教、在以色列社會中也存在,於是,他開始有了比較具象的「世界一家」的感受,他開始思考這個世界需要什麼,而不再只是猶太人、或他自己需要什麼。辛妮歐康諾的歌,帶來了很多先知般的信息,關於慈悲心、打破框框的宗教思考、女神…,更使他意識到,既然歷史無可避免地充滿了謊言,我們就應該深入去挖掘,去分辨真相跟謊言,透過對過去的重新詮釋,來形塑我們嚮往的未來。
其實,辛妮歐康諾的這張專輯,也陪伴我度過了青春歲月,只是,青少年的我在聽這些歌的時候,根本不懂內容在說什麼,只是覺得她聲音好好聽,編曲很讚,光頭好酷,我完全無知於她歌詞裡富含的政治意涵,當然也就更沒有意識到,我當時熬夜苦讀死記硬背的教科書,滿滿的都是謊言,都是中國御用史家建構的神話。
例如這首歌《饑荒(Famine)》,辛妮歐康諾重新詮釋了這段悲慘的大饑荒歷史,一方面在召喚著民族的記憶與精神,同時也向世人宣佈愛爾蘭人的覺醒。
160年前,愛爾蘭經歷了一次政治暴力和非人道的「大饑荒」(Great Irish Famine,1845—1852),長期以來,人們以為引發大饑荒的原因是當時愛爾蘭人的主要糧食作物馬鈴薯受到病菌影響而大幅減產。其實,當時愛爾蘭大多數農民都是英國土地貴族的佃農,英國宗主國施加對殖民地的掠奪政策,才是大饑荒得以肆虐並導致100多萬人喪命、100多萬人大遷徙的根本原因。
仔細讀了《饑荒》的歌詞以後,覺得英國與愛爾蘭的關係竟與中台兩國相似,歌詞中有些段落,好像也可以用來形容台灣,網路上沒有找到中文翻譯,隨手翻一下。
好的,我想談一談愛爾蘭
尤其,我想談談「飢荒」
以及,沒有「飢荒」的這件事
「飢荒」不曾發生
妳知道,愛爾蘭人只被允許吃馬鈴薯
其他的食物
肉,魚,蔬菜
都在武裝警力下被運出這個國家
運往英格蘭,當愛爾蘭人餓著肚子
然後,於此同時
他們給我們錢,要我們別教我們的孩子愛爾蘭語
所以,我們失去了我們的歷史
我想,至今,這件事仍然在傷害著我
妳知道,我們就像一個被暴力對待的孩子
因為驚恐,而必須把一切從腦袋中驅除
仍然感覺到所有痛苦的感受
但與記憶失去聯繫
這造成了大規模的自我摧毀
酗酒 藥物 上癮
所有絕望地逃跑的嘗試
並在最糟糕的情況中
變成實際上的謀殺
如果要有任何的療癒
就需要記得
然後哀悼
然後才有可能原諒
必須知道和理解
一條美國軍方的規定
說你不能殺死一個國家超過百分之十的人口
因為那會造成永久性的「心理損傷」
那不是永久性的,但是他們不知道
不論如何,在所謂的「飢荒」期間
我們失去了超過百分之十的人口
有的死在國土,有的死在往外移民的船上
但最後終於擊垮我們的不是飢餓
而是它被用來控制我們教育的方式
學校教著「黑色的47」(注:指飢荒最嚴重的1847年)
不斷教著「那可怕的『飢荒』」
但是他們不說的是真相
根本沒有『飢荒』
所以讓我們來檢視一下,好嗎?
在歐洲經濟共同體中虐童率最高的
我們說這是一個基督教國家
但我們與歷史失聯
知道嗎我們曾經敬拜的神是一個母親
我們患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看看我們酒吧裡的老男人
看看我們藥物成癮的年輕人
我們曾經敬拜的神是一個母親
現在,看看我們對彼此做了什麼
我們讓自己變成了兇手
本來是全宇宙最像孩子般信任的民族
這就是我們出錯的地方
我們的歷史書,我們的為父為母者,向我們撒謊
我看到的愛爾蘭人
是一個如孩童般的民族
被打了巴掌
如果要有任何的療癒
就需要記得
然後哀悼
然後才有可能原諒
必須知道和理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