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與台灣的的關係倫理 by一心

· 本站原創

這樣的標語在戰地金馬,相當普遍。  

broken image

「真正的家會讓我們頭腦清楚、心中充滿愛!」聚會時聽到這句話,大家都笑了,因為,在現實中,家人之間的糾葛,往往讓我們能量流失、頭腦昏聵,怎麼想也想不清楚,甚至,有很多兄弟姊妹為了爭家產,反目成仇,這樣的家,當然不是真正的家囉。   

真正的家,是「加油站、充電站」,能夠給我們能量。有了能量,才會頭腦清楚、心中充滿愛,至於那種會爭家產的,很明顯,根本不是一家人。 

現實中,如果你還沒有找到真正的家,那可以從你自己開始,找不會和你爭的人成家。 

在所有的關係中,都讓自己頭腦清楚、心中充滿愛,很成熟、很冷靜很清明地看:「我到底可以給對方什麼,我到底可以從對方身上要什麼?」這個「給」和「要」,都沒有「過去怎樣,所以現在就要怎樣」的框框,也沒有「因為我是你的XX,所以就應該要怎樣」的一廂情願,關係中所有往來互動的底線,都是可以討論的,就事論事的面對當下關係的真實樣貌,不自欺欺人。   

這樣對關係的態度,不只可以用在人與人之間,也可以用在地方與地方之間,國與國之間。   

比如說,今天,金門馬祖跟台灣的關係,基本上延續自國共戰爭的那段時期。金馬作為台灣的前線,需要徵用大量的臺灣人民的納稅錢,去補貼及維持軍事開銷,這樣的情勢,長久以來扭曲了金馬和台灣本島間你情我願的關係。   

如今,戰爭的方法改變了,金馬不再有戰略上的意義,理性務實地來看,金馬可以給台灣的,遠遠少過台灣對金馬付出的,而金馬人民對台灣的認同,卻可能遠遠少於對中國的認同。然而,卻沒有人敢問,這樣的關係自然嗎?   

另一個例子是太平島,維持距離台灣本土如此遙遠的太平島,純粹是中華民國打腫臉充胖子的臆想而已,對台灣人民來說,沒有任何實際上的好處,為了這個「大中華想像」,台灣要花很多的經費和軍力。說坦白點,萬一鄰國要進犯,台灣的軍隊根本保不了太平島、護不了漁,還不如撤出太平島,然後用補貼漁民的方式作為交換,經濟上都還比較可行。    

也就是說,台灣政府不要欺騙自己了,當台灣要守護金門馬祖太平島的代價如此之大,然後又因為「金、馬、太平島」可以滿足「大中華想像」而自我感覺良好,這就是自我欺騙。   

所謂的獨立思考就是能夠全方位地看,不被個人的好惡或虛幻不實的民族情感所囿,很理性,講清楚,我可以給什麼,我可以要什麼。常常問:這樣的「給與要(Give and Take)」平等嗎?自然嗎?  

我們社會需要探索最美的關係倫理,從人與人之間到國與國之間,什麼是「給與要」的平等與自然? 

當中國用一個國內法(反分裂法)試圖去改變國際現狀,並說:「你是我的,如果你不從屬於我,我就要打你喔!」(以上為中共「反分裂法」的白話文版),這也證明了,中國是一個對國際法完全沒有基礎知識的國家,完全沒有法治的基本觀念。一再對鄰邦表示宣戰意圖,就是一味相信「武力出政權」,如此野蠻的政治宣示,代表中國遠遠不是一個現代文明的國家。文明,一定是你情我願的契約;有法治,也有退場機制的。否認兩岸「互不隸屬、各自主權獨立」,是十足流氓的行徑。   

當我們在看待中國與台灣,中國與美國,中國與日本,或中國與任何其他國家的關係時,我們都是全方位地就事論事,沒有偏袒任何一方,絕沒有特別看衰中國,我們希望中國好,就像我們希望所有國家都好,因為,我們的感情是對全人類的感情,我們希望人世間的苦難能夠減少,這沒有分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族群,這樣的感情,是經過過濾、沒有偏袒、沒有恐懼的。回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我們不是在看你我他的交情,也沒有那種儒家思想以血緣為中心來分輩分、親疏、嫡庶的階序觀念,我們關心的是:什麼是最美的關係倫理?什麼是人與人之間最自然最平等流動的往來?   

愛因斯坦說:「我每天都在思考上帝在想什麼,其餘的,都是細節。(I want to know God's thoughts; the rest are details.)」愛因斯坦心中的上帝,不是擬人化的上帝,而是自然法則(The Law ofNature),是整個宇宙運行的自然律,這個自然律,適用於人與人之間,也適用於人與自然、國與國…的任何關係,要知道這個自然法則,要參透萬事萬物之間的關係,必須要放空,完全沒有成見,這就是愛因斯坦的「神明隨念」。

愛因斯坦雖然用神(God)這個字眼,但是,他眼中的神(God),跟基督徒不同,基督徒喜歡用人或祭司的角度去投射神(personal God)。愛因斯坦的神(God),是impersonal God,近似佛法的「法身」。

把宗教和信仰兩個不同的概念等同,就無法理解愛因斯坦的神。對「神聖」的詮釋,因人而異,不是任何教會可以壟斷的。愛因斯坦的神,是「人性深處最由衷的嚮往」。   

愛因斯坦眼中的宗教,比較接近我們體驗的信仰。宗教,本就是Relink、本就是要重新連結不同的性傾向、種族、信仰,使之產生意義、價值、珍惜,很究極地去思考萬事萬物之間的關聯。   

當我們用宗教的態度去面對生命中的所有關係,我們不會再去「給」別人不需要的,也不會再去「要」別人給不起的,人與人之間,不再需要勉強,讓所有的「給與要」,都是自然的,流動的,歡喜的,沒有絲毫的勉強,應該是最無諍的社會。   

這樣的關係,有很大的空。空,就是獨立和自由。   

獨立:無偏無懼(無我、無我所)、不受情緒或成見左右,不用情緒化的、個人的好惡去思考問題; 

自由:自然、由衷、流動、自律(自己管理自己)、自主(自己選擇決定),有文明的契約,有可進可退的流動。 

台灣人從未選擇金門馬祖,金門馬祖人也從未選擇台灣。獨立思考從互不隸屬開始,最美的關係倫理也從互不隸屬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