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嫂嫂談到信仰,跟她分享了傑弗森.貝斯齊(Jefferson Bethke)的白話詩《耶穌比宗教大》。
貝斯齊說他討厭宗教、卻熱愛耶穌,因為宗教和耶穌相去甚遠:
「一個是上帝造的,一個是人發明的;
一個是來治療的,一個是互相傳染的;
宗教要你替他做事,耶穌卻為你做事;
宗教把人當奴隸,耶穌把人當兒女;
宗教給你束縛,耶穌讓你自由;
宗教給你盲目,耶穌讓你看見;
宗教要人尋求神,耶穌說是神尋找人。」
他說,宗教的問題在於它根本沒有掌握核心,只是調整外在行為,維持了光鮮亮麗的表面,卻把問題都藏起來、任其腐爛,很像木乃伊。
「如果恩典是水,教會就該是海洋;
教會不是好人好事博物館,而是破碎之人的醫院,
意思是,我不必隱瞞失敗也不必隱瞞罪過,
因為我靠的不是自己,而是祂!」
「我想講清楚,我喜愛教會,我喜歡聖經,是的,我也相信原罪,
但若耶穌來到你的教會,他們會讓祂進去嗎?」
嫂嫂聽了很有感覺說,她當初漸漸遠離教會,就是因為感覺到,信仰怎麼會變成一種有條件、有業績、有外在壓力的東西。比如,牧師會說:「就是因為妳不堅定,所以妳老公才沒有受洗。」但哥哥有哥哥的主體性,他的選擇,本來就應該尊重。為什麼身為一個自稱為宗教師的人,會連這麼基本的尊重觀念都沒有,甚至要假借神的名義來進行道德強迫、情感勒索呢?
後來我也問嫂嫂,不去教會後,自己有沒有讀聖經?她說她會用一些線上App來讀經,也喜歡看《好消息電視台》上一位美國牧師Joel Osteen的佈道,問她為什麼喜歡,她說,因為很幽默,很生活化,反觀台灣很多牧師都只是照著聖經章節來講,比較枯燥,而且無法跟公民生活與世間輿論連結。
《馬太福音16:18》:「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建造像磐石一般穩固的教會。」
耶穌不是真的討厭宗教,而是討厭早已落後於聯合國人權兩公約的宗教,真正的宗教,應該要比自由平等博愛的普世價值更深刻有力,但現世的宗教要你只顧好自己精神生活的乾淨,要你對世間不公不義視若無睹,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對立、歧視、排斥甚至仇恨,讓人不互信、不往來,看不見活著的尊嚴與喜樂,這,和耶穌的愛相去甚遠吧!
《馬太福音23:27~28》:「因為你們好像粉飾的墳墓,外面固然顯得美麗,裡面卻裝滿了死人骨頭和一切汙穢。你們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顯出公義來、裡面卻裝滿了偽善和不法的事。」
《啟示錄3:1~3 》:「我知道你的行為,按名你是活的,其實是死的。 你要儆醒,堅固那剩下將要死的。因我見你的行為,在我神面前,沒有一樣是完全的。 所以要回想你是怎樣領受,怎樣聽見的。又要遵守,並要悔改。若不儆醒,我必臨到你那裡如同賊一樣。我幾時臨到,你也決不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