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三段情 by綉亭

· 本站原創

讀高一的小兒子加入天聲合唱團,12月26日會在「中油」演藝廳慈善公演,最近努力的團練,接他的時候,遇到大塞車,因為路況的無常,反而創造我們對話的空間,讓我更了解他的小腦袋在想些什麼,他的眼如何取這世界的鏡頭來看,他的耳又如何專注在哪些的迷人的聲音裡。 

他很喜歡徐志摩寫給陸小曼〈雪花的快樂〉這首情詩,他特別喜歡「在半空裏娟娟的飛舞,認明了那清幽的住處」的詩意,他還誇讚徐志摩這首詩比他團練的另一首歌〈愛情樹〉高明太多了。然後,他轉換另一種口吻說:「志摩詩是寫得不錯,在感情方面實在太博愛了,不敢恭維,最可憐的是張幼儀對他那麼好,又這麼賢淑,他卻對她這麼無情,跟她離婚,他真是薄情,我不喜歡他這麼不負責任,根本不懂愛情嘛,聽說陸小曼還是結過婚的女人呢,又很會花錢,又吸鴉片,最後讓志摩死於飛機失事中……。」我聽出這小腦袋還裝了不少傳統道德思維,說出這番大道理,這麼衛道,根本不是出自他自己的想法。我們就在車上,徐志摩林徽因張幼儀陸小曼三個女人間的感情世界。 

記得1999年,公共電視播出徐志摩林徽因的愛情故事--《人間四月天》我很少看電視連戲劇,唯一讓我著迷過的兩齣,這就是其中的一部。當時小兒子還在我的肚子裡,每次要去產檢,在等候時間看公共電視的重播版,劇情很文藝,很吸引我,但都看得片片斷斷的,為能完整了解劇情,我還買了這部影集的DVD呢! 

broken image

甚少看連戲劇的我,對飾演林徽因的演員特別有感覺,覺得清純,氣質優雅,天真又帶著濃厚書卷氣,特別著迷。當我在圖書館翻閱林徽因的傳記,看到書中附錄她的照片,風姿綽約,比飾演她的週迅勝過百倍,讓我很詫異。她是林長民的女兒,公認的中國第一才女,據說她是梁啟超欽定未來媳婦,梁啟超對她也很欣賞,因為梁啟超林長民熟識之故,幫兒子梁思成製造許多機會親近。她的堂叔--林覺民林尹民,是「黃花崗72烈士」,16歲陪伴父親遊歷歐洲,認識了徐志摩,當時23歲已有家室的詩人仍展開熱烈追求,讓徐志摩說出了千古名句:「我將於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可以想像認識林徽因是多麼欣喜若狂,生命彷彿才有了意義似的,兩人可以一起談文學、談詩歌創作,靈魂契合,她儼然已成徐志摩的靈魂伴侶。 

年輕的林徽因,沒有想要這麼多包袱的情感,她曾與徐志摩說:「我不是那種濫用感情的人,你若真的愛我,就不能給我一個尷尬的位置,你必須在我與幼儀之間作出選擇。」離婚是徐志摩唯一能選擇的,他忠於自己靈魂對真正自由戀愛的嚮往,對靈性伴侶的嚮往,傳統道德與責任對他來說也是太沉重的,正如胡適所觀察的,他曾說:「徐志摩的人生觀只有三個:愛、自由、美。」他與張幼儀的婚姻,來自傳統的媒妁之言,不是來自自由戀愛,這反而變成離婚的藉口,視為不除不快的枷鎖,當然,這也有徐志摩為反對傳統框架而反對的盲目與投射。林徽因不敢選擇愛她的男人,怕成為破壞家庭的眾矢之的,沒有準備好要為愛情冒險,她選擇比較安逸比較被祝福的人選──梁思成。徐志摩追求不到林徽因後,把所有熾熱的愛轉移到陸小曼身上,算是補償作用吧! 

我把自己對徐志摩林徽因陸小曼張幼儀情感世界的看法,與小兒子分享,認為婚姻中對自己情感的忠誠也很重要,這被現代人視為理所當然,想想在八、九十年前,民智未開,沒有人會認為靈魂和自由意志是重要的,但是,徐志摩很努力地親自實踐自己認為的真理,大膽的衝撞傳統的倫理孝道與固有框架,即便在所有的人反對下,娶了陸小曼,成為天下最薄情負心的人,父親斷絕了經濟支援,好像落入惡夢之中,他還是努力學習在婚姻中如何付出與承擔,雖然所有的人都看衰他,他依然心甘情願做他所能做的,我想這段婚姻雖不被看好,但徐志摩仍努力想活出自己幸福的可能,辛苦的到處兼課,嚐到生活的苦頭,咬緊牙關,不再仰賴父母餘蔭,能夠面對現實挑戰,實在地淬練,讓我看到一個真正長大成熟的男性,這也是很好的示範。 

張幼儀1920年到英國與徐志摩相會,當時徐志摩正迷戀林徽因,次子夭折,1925年與徐志摩離婚,至德國學幼兒教育,卻也因為這樣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與意義,1928年在四哥張公權協助下,接管經營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很快扭虧為盈,她又開辦「雲裳服裝公司」,引入新潮時尚的時裝,也深諳財務經營與股票交易。她的大器,深獲公公徐申如的信賴與賞識,當時徐志摩要和陸小曼結婚,徐申如問過她,若不同意,他就不允許志摩跟陸小曼結婚。張幼儀盡棄前嫌,在徐志摩面前點頭同意。徐志摩陸小曼結婚,婚後經濟陷入困窘,張幼儀還是很慷慨大器地接濟,據說她逝世前,很感謝當年徐志摩與她離婚,讓她找到自己幸福與人生,她也算少數女性能夠走出傳統陰影的枷鎖,淋漓盡致,活出生命該有深度與高度的人。 

林徽因的文學造詣與才情與徐志摩相當,雖然沒有與徐志摩結婚,他們的友誼依然能夠繼續保持,依然能夠互相分享詩歌創作與欣賞,互相陪伴,走過生命許多挑戰,這也說明沒有愛情,還是能夠繼續保有歷久彌新的友誼。 

我對陸小曼最沒有感覺,感覺她有許多不良嗜好與習性,各方面都比不上林徽因張幼儀,卻是徐志摩最後相戀結婚的對象,我認為是徐志摩移情與補償作用的替代品,她奢華的生活方式是我很不能贊同欣賞的。我一直以為她只是徐志摩實踐理想婚姻、高唱自由戀愛的影子而已,讓徐志摩這位富有才情的詩人,為了滿足她的奢華生活方式,必須奔來飛去的,最後在1931年11月19空難身故,結束他精彩的一生。 三個女人,三種不同的臉譜與特質,各自創造不同的命運,徐志摩與她們各有一段情,因緣深淺不同,關係緣分自然不同,留給後人許多想像與討論的空間。我們可以用更開放多元角度來看待,特別是有關愛情,責任不是唯一的檢驗標準,重要的是,愛情讓我在關係照見了什麼?是否幫助彼此更獨立更自由,更能活出自己的至情至性最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