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二重唱2020-04-11 點閱:4817 分享:2 世衛秘書長譚德塞公開痛罵台灣三分鐘,是有感而發的臨時起意?或是有備而來的預謀行為?愈來愈多的跡象顯示,這是中國政府國際文宣,也就是所謂的大外宣,受挫反攻的一環;譚的最大目的,也是中國最深沉的憂慮,就是台灣的形影愈來愈大,甚至藉著疫情爆發的特殊背景,獲得國際奧援,得以走進世界俱樂部的一切可能性。 這正是為什麼會突然要由譚德塞來擔綱出拳的關鍵所在。秘書長一職,本來就是中國安排在世衛門口負責把守的;北京會選在這個時間點要譚德塞親自上演「苦肉計」,控訴台灣政府與網軍對於他個人的歧視與人身攻擊,主要有二:首先在「解除」各國都把矛頭對準他點名下台的壓力,這是消極原因;其次在「制衡」台灣近期在全球展開的外交效應,更是積極原因。 為了塑造譚為受害者、台灣為加害者的形象,中國不惜炮製一齣假戲,先由中國網軍假扮台灣網友對譚德塞進行種族主義的圍剿;再由譚本人現身說法,「揭發」台灣的罪行;然後再由中國網軍帶風向,假扮台灣人向譚德塞道歉;台灣內部也有中共應聲蟲隨即應和;中國國台辦當然再擊台灣政府,力挺譚德塞,構成一套看似天衣無縫的紅色大合唱。然實則漏洞百出,不僅業經調查局查獲的帳戶證實來自中國,前述套路中的諸多馬腳,早已成為網路無國界的笑柄。 譚德塞的所作所為,自去年底疫情之始,就反映了北京的一切思維,他也必須如此,否則無法膺得大任。如今,居然等而下之,自甘淪為道具,可見中國政府現階段的需要更為迫切。隨著宣稱中國疫情已經過去,習近平政權何以還要如此高度緊張?除了闖下武漢肺炎的滔天大禍,中國國際地位迅速墜地,以致楚歌四起的危機感之外,台灣做為一個「對照組」,最近以來,簡直方方面面都讓對岸覺得被美國為首的各國,拿來當成戳破「中國模式」的利器,甚至擔心可能成為各國扳倒中國的支點。
什麼叫做透過台灣反制中國?想像的空間可大著了。所有中國反對台灣擁有的,例如擴大國際空間,參與國際組織,甚至承認主權地位,都有可能引以對中國進行威脅。這些都是北京的沉重隱憂。於是,譚德塞對台破口大罵,中國發言人不斷接口「以疫謀獨」,做為發洩,其心理背景在此。 未來的時局詭譎多變,疫情要步步為營,不得大意,在國際的賽局中,更是如此。 原文刊登於:譚德塞的徵候 (2020-04-11鄒景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