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稻埕到漁人碼頭2014-06-23 點閱:31535 分享:12
等到時間差不多,我就問大家:為什麼今天的活動不叫「淡水半日遊」或「古蹟趴趴走」呢? 因為,我們是生命教育協會,不是旅行社,希望提供給大家的,是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環境。 請大家先閉上眼睛半分鐘,去感覺一下周遭的氣氛。然後問大家氣氛如何? 有人說:「風好涼,蠻舒服的。」 再問:「可以感覺到一百多年前的這裡,是什麼樣的氣氛嗎?」 有人說:「更熱鬧!」 問到贊元,他說:「不知道耶!」 我:「是的,我們感覺到的氛圍是現在,如果我們不知道這裡曾經發生過什麼事,我們很難想像過去的氛圍!所以,今天,我們會有歷史老師和地理老師給大家講故事,講這塊土地上的故事,比如說,在淡水河上航行時,你會聽到100多年前河上發生的事,聽到岸邊曾有的風貌…有了這些線索,你會開始想像,那時候的人,有什麼樣的喜怒哀樂?甚至,如果你就是這條淡水河,會看到什麼、聽到什麼?你會看見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不論是過去、現在、甚至未來,內心深處,到底有什麼共同的嚮往?」 「透過這樣的體驗,我們內心的時間軸會拉開、拉大,當我們再度回到日常生活中,我們思考事情的角度,可能就不是短短50年而已,而是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格局!」 「當然,今天的活動性質,還是一種旅行。大家都喜歡旅行對不對,有沒有想過為什麼?」 凌娟回答:「不用做家事!」 我說:「沒錯!旅行,把我們從千篇一律的日常生活抽離出來,進入不一樣的韻律,看見不一樣的風景,我們的感官會接收到刺激,但是,有沒有想過感官刺激是為了什麼?」 「絕對不是為了刺激而已,而是為了打開,是為了找回原味的感覺、找回感情,重新愛上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重新點燃我們對生命的熱情!」 「呼吸就像是鑰匙,可以打開我們原味的感覺。」請大家閉上眼睛,感覺鼻孔前方的氣息進出:「現在是在吸氣、呼氣、還是憋氣?不論是吸、呼或是憋氣,都是在過程中,你一定是在吸氣的路上或呼氣的路上,即使在憋氣,等會也一定會回到呼吸的,就很放鬆地去感覺呼吸的過程。」 看到每個人都好專心的練習,包括剛剛趕到的小珠的姪子,立刻就進入狀況,表情好古錐! 「如果你的手空出來,那可放在下腹部丹田的地方,腹部的起伏會呼應你的呼吸,幫助你對呼吸更有感覺。」 「現在,眼睛還是閉著,但是把耳朵打開,聽聽周圍半徑一公尺內的聲音…在自然的呼吸裡聽…」從一公尺,聽到五公尺、一百公尺、聽到最最最遠…「你就站在圓心,放鬆地聽,是聲音來找你,你不需要去外面抓聲音。」旁邊有別家船公司的先生,聲音很宏亮地在叫喊大家上船,剛好很有那種聲波進來的感覺。 最後,就讓大家按摩一下臉部,搓揉一下全身,短短靜心,讓身心都鬆柔了。 這時候,一寂和一恩從船上試音回來了,就交給她們,一恩先做簡單的地理環境介紹,一寂再從老漁夫跟小漁夫的對話,點出:「今天來,是為了海(心情),不是為了魚(生存),是為了一口氣(尊嚴),不是為了一口飯(現實)」。
我們的心情,就像順流而下的天空與河面,一開始,滂沱大雨把天空和河面連成珍珠簾幕,彈跳不止,漸漸的,天空與河面越來越開闊,界線清晰了,水天歸位了。 在漁人碼頭靠岸,剛上陸地,雙腿居然軟軟的不大習慣。我們經過滬尾偕醫館和禮拜堂的廣場,穿過旁邊小巷往上走,去搭車前往紅毛城。這時候玲真的媽媽需要上洗手間,還好一止很果決地說,很快就到了。這次的交通安排都很順暢,時間也掌握的很好,我們是連廁所的位置都調查、確認過了。 經過紅毛城,其實是為了烘托我們之後的主角。在這個全淡水視野最好、戰略位置最佳的地點,豎立的卻是殖民者的堡壘,一排9面國旗,見證著它的歷史,殖民者來來去去,沒有要扎根台灣,然而,就在紅毛城後方、真理大學校園中一個不起眼的角落,我們卻看見了一個截然不同的選擇。 在台灣多年,馬偕回加拿大述職時,家鄉牛津郡的鄉親聽到他在台灣所做的事,心疼他們都在野外上課,風吹雨打,於是集資,請馬偕回來蓋一座學校。這所學校,就是在我們眼前這座紅磚建築、也是台灣第一座現代化教育的牛津學堂。 一寂問:感情來自血緣嗎?感情來自地緣嗎? 馬偕對淡水的愛,卻是一見鍾情,第一眼就愛上,愛上就是一輩子。在福爾摩沙的學生,有原住民、福建人,廣東人,都是他生命中最貴重的寶,臨死前一夜,心裡還惦記著學生要考試,而抱病起身敲鐘,召集大家來上課。 一寂說,馬偕的貢獻太多了,可以從醫療、教育、宗教…來談,但她覺得那都不夠,她最想從馬偕對台灣的感情來談。等她講完故事,我的眼眶都裝滿了淚水。 在《綺響室內樂團》演奏家渼娟的指揮下,我們一起合唱「最後的住家」。 小組互動時,我們這組的學員大部分是靜坐班的學生,和他們帶來的家人。每個人都分享了他們的最感動。
台灣因為長期戒嚴,很多最美的海岸、高山,都變成了軍事重地,解嚴之後,大規模引進高污染、耗能工業,在海埔地與海岸地區設工業區浮濫抽砂填海,扭曲原本脆弱的海岸環境;加上違法工廠和養殖業者超抽地下水,更讓沿海低窪地區加速陸沈,最令人心痛的倒行逆施是,將台灣海邊最親海的第一線都堆置消波塊,民眾不但無法親近海洋,美麗的自然海岸景觀也慘遭蹂躪。 明明活在一個海島上,我們卻有種活在大陸上的錯覺,本來不應該是這樣的。藍天、綠地、海岸、流水、乾淨的空氣...,本來就是大家共享共有的公共財,是自由平等的體現啊。但是,迷戀權力的獨裁者,把一切看作生財工具的資本家,把原本一體的自然給切割了、據為己有,讓我們離平等自由愈來越遠! 看到麗質天生的台灣,被糟蹋如此,真的很不捨,當我們出國旅行的時候,何嘗不想以自己的國家為榮呢? 把做第一等國、第一等國民的心願,時時放在心上,就會有自信,我們可以做得到。我們呼吸的不只是空氣,更有先人前輩未完成的心願,我們呼吸的是山川大地,對我們無私的付出與疼惜。
|
上一篇:與女兒談戰爭的可能性 移至文章頂端 下一篇:遊日本回頭看台灣